乡村振兴动态监测 | 政策红利落地见效 乡村振兴“轻装上阵”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今年5月,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通过。随后,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和各项政策,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在地方落地见效。

国家税务总局 | 政策红利落地见效 乡村振兴“轻装上阵”

今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积极贡献税务力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税务部门梳理国家出台的110项支持脱贫攻坚税费优惠政策,制发支持脱贫攻坚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税务部门通过政策扶持、定点帮扶和上门服务等方式,让惠企政策落实更加精准,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绣球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公司采用“企业+农户+电商”的模式,带动了1500多位农村妇女居家就业,其中200多位脱贫户通过制作绣球摆脱贫困。在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大兴镇大兴村,千亩蔬菜正等着采收,长岭县税务局工作人员走进蔬菜基地,了解蔬菜长势和采收准备情况,并辅导企业申报享受相关税费优惠。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农户富裕、产业兴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副乡村美丽蓝图正在云南省昭通市展开。今年以来,昭通市税务部门通过政策扶持、定点帮扶和上门服务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李旭红认为,税务部门要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帮扶成效。对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做到事前、事中的帮扶,还要注意跟踪事后的成效成果,一方面是防范政策落地不到位和返贫风险,另一方面是根据最新的进展情况及时对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做出更进一步优化调整,强化对突发事件给脱贫攻坚带来困难和挑战的监测,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陕西 | 陕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就业帮扶

健全完善特大型安置区就业帮扶工作机制。人社部门将以有就业意愿的“零就业”搬迁户、农村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组织各类帮扶力量逐户精准帮扶,确保有就业意愿的“零就业”搬迁户动态清零;发展改革部门将指导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对接安置区提供就业岗位,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在特大型安置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中设立公共就业服务站或服务窗口;乡村振兴部门将发挥“四支队伍”和基层工作人员作用,配合做好安置区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就业帮扶工作。

全省各级人社部门要发挥市场作用,组织人力资源企业、爱心企业提供一批就业岗位,定向投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调研,通过现场指导、座谈交流等方式,促进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标准化创业中心、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示范园区等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推动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入乡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各地要按照苏陕劳务协作结对关系,建立对口业务培训机制,加强对接推动外出务工,拓宽渠道促进就近就业,推动在特大型安置区和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较为集中的县(区、市)落地一批援建产业项目、企业实体。

据了解,我省将以汉中、安康、商洛为重点地区,以800人或300户以上社区为主要对象,认定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充分就业社区。

河北张北 | 河北张北县乡村振兴局获评国家贫困地区重大专项普查先进集体

在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中,张北县乡村振兴局严格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作为最大政治任务、首要工作来抓,精准全面、高质量完成了18个乡镇、366个行政村、36300户的脱贫普查任务。

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成立由县委副书记、政府副县长任正副组长,23个职能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的县脱贫攻坚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内设督导组、普查组、数据审核验收组、数据分析组、后勤保障组5个工作组,抽调18名骨干力量、协调乡和村普查引导员740名。同时对普查经费进行专项研究、预算编制,成立专班责成专人,形成领导有力、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的普查体系。

统筹安排,科学推进。普查前,组织各乡镇、各专班深入研究《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方案》《河北省脱贫攻坚普查实施方案》,进一步弄清普查标准、把好工作程序,深入乡村一线,全面完成36300户建档立卡户的清查摸底、系统录入。同时在公会镇盘城房村,开展国家数据处理测试和脱普综合试点工作。普查中严格遵守《统计法》,制定下发《张北县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组任务分工方案》《纪律制度》等系列文件,使普查工作纪律严明,有章可循,做到思想统一,行动统一。选派436人派驻康保开展脱贫普查,高质量地完成30004户的普查任务。普查结束后,立即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创新突破,精准施策。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利用钉钉网络教学软件对全体436名普查工作组人员进行5天专题培训,并对普查中涉及到的扶贫政策、扶贫成效、普查表填报、普查数据处理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线上专题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同时,针对26项指标结合当地实际和百姓方言,编制《普查员访问技巧》下发到每位普查员,大大提高了访问效果,得到了贫困户认可。

江西 | 江西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江西农商银行不仅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更是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金融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江西省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支微”的使命,在服务乡村振兴道路上践行“普惠金融”,注入“金融活水”。

助力打造“有特色”的地方品牌让产业更加兴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征途中,江西省农商银行坚持以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八字方针,积极组织指导辖区农商银行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在金融服务产品上、渠道上、机制上做到围绕特色做文章、立足特色抓创新、瞄准特色创品牌,全力支持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拓展和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形成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品牌,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兴旺。

为更好地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江西农商银行在创新金融服务理念方面狠下功夫,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小农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运用“财政惠农信贷通”“财园信贷通”“产业信贷通”等创新融资模式,主动对接“百县百园”工程和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发展,满足水稻、脐橙、油茶等江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需求,支持培育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资源重点向特色水果、蔬菜、茶叶等高效园艺作物,中药材、油茶、毛竹、花卉、苗木等产业倾斜。

助力打造“有颜值”的宜居生态让乡村更加美丽。近年来,江西省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信贷号召,积极探索和创新金融产品,充分运用绿色信贷政策,积极推广绿色金融、生态金融、环保金融业务,加大绿色信贷产品的供给。同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积极支持节水、节肥、节药生产技术在现代农业的应用,充分发挥金融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撬动作用,帮助生产经营主体融资“降成本”,支持现代农业“调产能”。

此外,该行还严格按照绿色信贷的政策要求和市场准入标准,对节能减排、新能源、高科技产业等提供“绿色贷款”通道,对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企业资金投入严格控制,在保护辖内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保证了信贷资金的安全。同时,进一步加大力度,着力推广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光能贷”“绿能融”“绿电贷”等创新型特色金融产品。

助力打造“有温度”的普惠金融让农民更加富裕。近年来,江西农商银行把普惠金融作为主旋律,用心服务,用情投入,推出了“幸福消费系列、财福经营系列、福农支农系列”产品,针对农户生产经营、消费需求,量体裁衣提供金融服务,不断满足乡村振兴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针对辖内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做到走访全覆盖、有效客户授信全覆盖、合理用信需求满足全覆盖、跟踪服务全覆盖,贷款金额占全省金融机构的六成以上,盘活了农村“沉睡资产”。

积极创新推广“创业式、就业式、受益式”等扶贫信贷模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需求做到“应贷尽贷”,扶贫小额贷款占全省市场份额的75%,金融扶贫贡献度居全省商业性银行首位。在全国首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婺源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小额农贷扩面提额增效工程,单户授信额度最高可达50万元,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江西农商银行营业网点遍布城乡,其中乡镇网点占比超50%;在全国各地布设简易便民服务和流动服务站达15.5万个,实现了营业网点乡镇全覆盖,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疆吐鲁番 | 工商银行吐鲁番分行培育青年先锋队助推 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发展

工商银行吐鲁番分行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与持续开展“工银普惠行”青年先锋行动为着力点,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贯彻落实“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实效。2021年8月上旬,该行团委、普惠金融事业部迅速行动,聚合团委组织引领力、专业条线服务推动力、支行网点价值创造力,统筹推进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一是勠力同心,扎实做好组织推动。该行团委和普惠金融事业部分工协作,发布2021年“工银普惠行”青年先锋行动工作安排,制作宣讲培训课件,设置产品、数据和服务支持岗,为“工银普惠行”青年先锋行动全面启动做足准备。8月5日,该行辖属“工银普惠行”青年先锋行动“火洲菁英队”就活动动员、服务内容、注意事项等展开讨论,现场答疑解惑,统一思想、拓宽思路,为活动开展夯实基础。

二是聚势赋能,统筹推进启动培训。8月8日,该行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团委、普惠金融事业部联合举办2021年“工银普惠行”(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行动启动暨培训会,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和组织推动,认真宣导工作方案,围绕“统筹推进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助力支行金融服务供给能力提升”主线,宣讲整体思路和行动指南,辖内青年先锋队开展誓师活动,三位队长分别作表态发言。普惠金融事业部经理现场讲解特色信贷产品的共性、特性、操作流程、办理渠道,在线分享应知应会手册、业务资料明白纸,促进青年员工系统直观地掌握普惠金融信贷知识,引金融活水助推城乡结合部、县域、村镇民营经济发展。

三是践悟力行,步调一致助力普惠。该行青年员工根据培训辅导所学所获,纷纷使用工银融e联APP生成“码上赢”个人端“经营快贷”和法人端“税务贷”推广二维码,方便客户扫码办理相关业务。

四川 | 四川1754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近年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继出台了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推进方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推动工作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同时,四川还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作为生态环保党政同责考核内容。

2019年以来,四川争取到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7.05亿元,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3亿元,重点支持4600个行政村开展“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办成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

值得关注的是,广元市苍溪县、南充市仪陇县、阆中市、巴中市巴州区、南江县5个县(市、区)被成功纳入全国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试点,上述各地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技术模式和管理经验。

下一步,四川将以此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导向,编制好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加快出台《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宁夏彭阳 | 宁夏彭阳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通过“四抓四促”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对乡村中村庄、庭院、生态、乡风等方面的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抓点面结合、促系统治理,让村庄美起来。彭阳县坚持宜分户则分户、宜集中则集中,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全面推广节水防冻型地下储水式电动高压冲水厕所,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1.1%;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稳步推进;全县12个乡镇、街道(中心村)、居民点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32座,配套完成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抓三园建设、促群众满意,让庭院美起来。彭阳县大力推进“幸福农家123”建设,对室内、庭院、房前屋后开展立体式、全方位综合整治,创建评选并奖励了“清洁村庄”30个、“最美庭院”100户、“卫生清洁户”100户,白阳镇中庄村入选全国“千村万寨展新颜”展示活动。

抓生态建设、促乡村振兴,让生态美起来。通过长期的乡村生态治理,彭阳县森林覆盖率由建县初的3%提高到30%左右。面源污染治理效果明显,农用残膜回收率达95%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以上。

抓基层治理、促乡风文明,让乡风美起来。按照“合理区划、网格管理、定人定责、层层督查”的工作原则,彭阳县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由网格员督促农户做好房前屋后及院内外卫生清理。实行“积分卡”等制度,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农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微信、电视广播、悬挂标语、倡议书等形式教育广大群众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倡导文明新风,逐步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河北怀安 | 怀安281个村(社区)有了综合服务站

今年以来,该县深入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便利化建设,全力提升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社区)综合服务站的服务水平。狠抓硬件设施建设,实现全县11个乡镇、281个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全覆盖,乡镇综合服务中心面积均达到了50平方米以上,村(社区)综合服务站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提高乡镇、村政务服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通过建立和完善首问责任、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代办服务、责任追究等制度,将工作人员窗口情况纳入“好差评”管理范围,加强监管,进行规范约束。设置去向牌和公示栏,接受群众监督,树立基层政务服务良好形象。

下大力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规范化水平,梳理制定了81项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指导清单。对下放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流程再造和优化,制作了服务指南,明确了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等要素,并上墙公开,方便群众查询。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模式,设置了直办窗口和帮代办窗口,对城乡低保户信息核查、法律援助咨询服务、成员身份证明出具等40项服务事项实行即来即办。配备帮代办队伍,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少跑腿。通过与县建行合作,在全县90多个村建立了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与政务服务工作融合,积极为群众提供便民事务、电子商务、智慧政务等一站式服务,目前,通过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已发放贷款680万元。

四川 | 四川电信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近日,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明确“以信息化赋能乡村振兴”为工作主基调,强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计划年内在全省推广“数字乡村”示范镇,年底建成2000个以上“数字乡村工作站”。

做强网络实施业务优惠。积极推进普遍服务建设,做好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覆盖,稳步推进农村地区千兆光宽、5G网络、物联网、数字化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将在进一步夯实农村通信网络基础能力基础上,加快千兆光网、5G向乡镇的延伸。继续提升行政村光宽和4G网络覆盖和接入能力。继续推进业务帮扶,面向农村脱贫群众延续套餐优惠政策,保持乡镇网点优惠套餐受理能力;保证低价位智能终端供应,增加千元左右智能终端产品,保障低收入人口智能终端通信需求。

加快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按照“信息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帮扶思路,依据《中国电信数字乡村白皮书》,确定省内“数字乡村”产品应用框架和技术实现,整合电信光纤宽带网络、IPTV等优势,聚合魔镜慧眼平安乡村、农民工服务平台、天虎云商等平台优势,为政府打造集广播、视频安防、党建和便民服务四台合一的“数字乡村信息服务平台”,助力政府基层治理快速步入信息化时代。积极参与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应用,在县、镇乡、村不同层面打造体现电信特色示范项目。积极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充分利用“数字乡村工作站”乡村治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村地区政务管理及乡村治理注智赋能,帮助当地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打造行业应用标杆项目。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规划布局农业云,丰富智慧农业应用,大力推广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探索农业发展数字化解决方案创新,以数字技术助力智慧农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信息服务数字化”,发挥网络、技术、渠道、服务等综合优势,搭建消费服务、就业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等信息化应用平台助力乡村振兴。在IPTV开设“数字乡村”内容专区,提供乡村振兴、一镇一品等农业农村新经济资讯,持续做好专区运营。全年计划在全省推广 “数字乡村”示范镇,年底建成2000个以上“数字乡村工作站”,让农村群众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

福建厦门 | 厦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近年来,厦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解决困境儿童监护环境、生活照料、心理关爱、教育辅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汇集生活保障、监护照料、教育帮扶、医疗救助、司法保护等,变单一保障为多元关爱,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1000多万元积极响应,结对帮扶困境儿童。厦门已将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纳入政府购买范围。全市镇街配齐儿童督导员、各村(居)配备儿童主任,共有儿童督导员78名、儿童主任562名,实现全覆盖。厦门逐级举办业务轮训,从知识力、技术力、资源力三个维度加强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的履职能力。

围绕近邻党建服务,创建“近邻扶幼”模式,积极推进“爱心扶幼”工作。发挥社区资源优势,跨部门、跨行业、跨专业多方联动,全面构建以社区(村)为依托、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专业服务为支撑、培养社区志愿者、链接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儿童关爱保护体系。目前,近500个部门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响应,结对帮扶困境儿童,募集帮扶款1000多万元。

99.87万元困难学生每月都有生活补助金。厦门注重发挥各区特色,提升儿童关爱能力。集美区、同安区先行开展“福蕾行动计划”示范点工作,实施关爱网络建设、假期关爱、结对帮扶等十项工程服务活动。思明区立足“个体-家庭-学校-社区”四位一体,联动区直部门、中小学校、社工组织、爱心企业等爱心资源,开展“爱心大篷车”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

厦门在全省率先实施市、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挂牌工作,成立1个市级和6个区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依托12345服务平台,开通24小时儿童救助保护热线。积极创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示范点,全市已有1个市级样板示范点、5个区级关爱服务特色示范点和24个儿童关爱服务乡村基础示范点。

山东 | 今年山东省困难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再提高10%

今年,省财政将包括各类困难儿童在内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再提高10%。

在强化家庭保护主体责任方面,山东省不断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组织开展儿童法规政策宣讲进工地、进村(居)活动7.8万场次,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增强监护意识和抚育能力;配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8万名,建立村(居)儿童主任定期走访随访制度,及时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跟进做好监护指导、精神关怀、资源链接等工作。全省检察系统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监护人监护不当等情况,发出督促监护令184份;针对监护侵害、监护缺失等情况,支持起诉56件,撤销或变更监护权44件。

聚焦特殊儿童群体,山东省不断提高基本生活标准和保障水平,持续加大关爱和保护力度。目前,山东省有24.5万名儿童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范围。其中,机构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3.6万人,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988元、1585元、1231元;享受城市和农村低保儿童16.8万人,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807元、625元;城市和农村特困供养儿童279人,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134元、870元;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儿童7万人,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60元、141元。今年,省财政统筹安排资金38亿元,在2020年提标基础上,将包括各类困难儿童在内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再提高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