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库 | 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的农村人口基础条件研究

人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也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基础条件。利用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我国农村人口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分析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的农村人口基础条件是人口规模持续缩减、家庭规模缩小、人口中度和重度老龄化、抚养压力持续增加、人口素质持续改善、农村人才资源持续积累,未来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和少数东部地区。同时,我国还将继续面临大规模人口乡城转移,农村仍然拥有大规模的留守人员和失能老人,农村居民健康风险加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继续提高人口素质、努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强农村养老、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整合优化,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01 研究问题与文献评述

新中国成立70 余年来,党和国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从一穷二白开始,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脱贫攻坚等改革措施,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1 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然而,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并不是终点,广大农村地区仍然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基础总体仍然比较薄弱,特别是产业和就业还不稳定,部分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如何跟上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步伐,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发展阶段中“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努力推动农村产业、美丽乡村、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体系、农村民生等建设,这些无不与农村人口发展息息相关。人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也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基础条件。准确分析我国农村人口发展历程、特征和趋势,对认识农村演变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

长期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农村人口生育、年龄结构、分布与流动发生了巨大变化。学者们从人口学、社会学、发展经济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积极考察农村人口发展问题,主要包括农村人口规模变动、人口年龄结构、农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家庭发展等等。

从人口学的视角探讨了我国“三农”发展问题,通过分析历史人口普查资料,或是较为综合地分析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人口规模、老龄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从业人口;或是从某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口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并处于较低水平,指出农村出现了明显的“人口过疏化、自然村消失”的空心化现象;或是重点关注农村老龄化问题,强调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减少,农业劳动力快速老龄化,认为未来农村老龄化将不断加深,2010-2020 年为快速发展阶段、2021-2034 年为高速发展阶段、2035-2050 年为高位发展阶段。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温江村现象”,提出了人口稀疏化、贫困化和负劣化的农村人口危机;中国农民出现了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举家进城的农户,农户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进城、老年人留守务农的农户,全家留村的农户等三类分化 。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讨论了我国农村大规模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转移,实现劳动力优化配置,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

还有部分学者从问题分析角度研究农村人口发展,指出我国少儿人口的减少趋势可能导致农村未来发展动力更为缺乏、乡土文化传承困难、农村社会资本转型放缓、公共产品投入回报率低等四大困境;当前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过程中存在的人口继续向城镇迁移流动的趋势,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发展依靠人口人才之间存在明显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高度关注农村人口“城市化”“逆城市化”等多维人口问题,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

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与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等密切相关。以往持续的研究立足我国农村发展和城镇化大背景,重点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老化、农村人口快速老化等问题,然而这些并不能全面反映我国农村人口发展的全貌,也还未从实施乡村振兴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站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时刻,需要更加深入认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基础条件,为探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提供基本依据。本文利用历史人口资料数据、相关预测和调查数据,从农村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空间分布、人口素质等方面,系统分析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口基础条件,尝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科学指引。

02  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变动态势

长期以来,伴随着人口转变和人口迁移流动,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未来乡村振兴战略将在什么样的人口规模基础和变动态势上实施呢?

2.1  农村人口规模历程

纵观新中国成立70 余年的发展,农村人口总体呈现明显的“倒U”特征( 图1) 。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农村人口规模“时而快、时而慢”地增长;90 年代中期后,农村人口规模持续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规模约为4.8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近90%。当时人们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生育意愿较为强烈,尤其是计划生育服务还不能满足农村人口发展需要,农村妇女普遍生育6 个以上的孩子。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以及60 年代、70 年代,农村人口经历了爆炸性的增长,在80 年代初达到8 亿。1995 年,我国农村人口规模达到峰值8.6 亿,相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了3.8亿。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农村人口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以及城镇化发展进入中期加速阶段,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向东南沿海、中西部核心城市集聚,农村人口规模进入下降通道。近年来,伴随流动人口老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部分人口返乡创业发展。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19 年全国返乡创业人员已超过800 万。但这仍然无法扭转农村人口下降的趋势。农村人口规模经历了长达20 余年的持续下降,2020 年下降到5.1 亿,25 年间减少了3.5 亿。从农村人口规模变动历程来看,农村人口规模变动深受生育水平显著下降和人口大规模迁移影响,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大规模人口流出导致农村人口持续缩减。

从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来看,我国农村人口占比经历了20 世纪50 年代的下降、60-70 年代稳定发展,以及80 年代以来的持续下降过程,尤其是在90 年代中期以来开始加速下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人口占比约为80%,到了90 年代中期,下降至70% 左右。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转移,以人口城镇分布为主的城乡发展格局更加清晰。2020 年,全国仅有36. 1%的人口分布在农村。总体来看,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和占比都呈现明显减少的态势。

2.2  农村家庭规模变动

家庭规模是家庭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人口生育水平下降和人口外流,家庭规模持续缩小,家庭小型化、分离现象突出。1982 年,我国农村家庭户规模为5.2 人,2000 年下降至4.2人,2019 年为3.14 人( 图2) 。相比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我国农村家庭户规模约大0.2 人。伴随着农村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家庭结构,如单人户和夫妻户的比例大幅增加。未来农村抚养和赡养功能等功能发挥受到制约,这将对农村家庭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3  未来农村人口变动趋势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不仅面临着巨大的人口流出,还出现了村庄空心化和村庄消失现象。未来农村人口规模变动趋势依赖于农村生育水平、人口乡城流动和城镇化发展进程。随着城镇化率突破60%,我国全面进入城镇化中后期,未来城镇化速度将出现放缓趋势。部分研究显示,我国城镇化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预计2030 年达到70%,2050 年达到80% 左右。还有研究认为,2035 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72%左右,2050 年达到75%左右。

总体来看,未来我国人口城镇化趋势依然明显。据《中国人口展望2018》中方案,2035 年中国总人口规模为14.3 亿,2050 年为13.7亿。若按2035 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72%, 2050 年为75% 估算,预计我国农村人口2035 年为4.0 亿、2050年为3.4 亿。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农村人口将继续缩减,2035 年将比目前减少1.1 亿,到2050 年时再减少0.6 亿。在未来农村人口持续城镇化和人口持续减少的趋势下,未来村庄将继续面临消失、自然村个数继续减少的趋势,部分村庄消失和整合将是可预见的。

03  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态势

随着农村人口生育水平下降和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呈现明显少子化、老龄化趋势,出现了由妇女、儿童和老年构成的农村“386199”群体。农村人口老龄化和成年劳动力流失,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农业劳动力供给问题的广泛关注,进而对“三农”发展产生担忧,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关键人口基础条件,甚至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路径和效果。

3.1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从少儿型转变至成年型,目前已经步入老年型,处于中度老龄化发展阶段(表1) 。1982 年,我国农村0-14 岁少儿人口比重达到35.4%,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仅有5.0%,属于典型的少儿型人口年龄结构。

随着20 世纪60 年代、70 年代的出生人口成长步入成年,农村生育水平明显下降,农村0-14 岁少儿人口比重也相应持续下降,2010 年仅为19.2%,2019 年与2010 年水平基本相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经历了先增长后下降的过程,1982 年为59.6%,随后持续增长至2010 年的70.8%,2019 年下降至66.0%;农村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持续增长,2010 年超过10%,2019年达到14.7%,意味着农村已步入老龄社会。

与城市相比,2019 年,农村老龄化程度高出3.7 个百分点,呈现出明显的城乡老龄化倒置现象。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和城镇化建设,预计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将会呈现更加严峻态势,且未来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将表现出从目前的“大城市- 乡村”倒置转变到远期“中小城镇- 乡村”倒置新格局。

从抚养比来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人口总抚养比较高,达到67.7( 15-64 岁人口=100) ,其中少儿抚养比占据主导,为59.3。此后,农村总抚养比持续下降,直至2010 年的41.3,2019 年又上升为51.5,人口机会窗口已经关闭。

从农村总抚养比构成变动来看,少儿抚养比逐步下降,老年抚养比逐步提高。2019年农村少儿抚养比为29.3,老年抚养比为22.3,老年人带来的抚养负担明显加大。未来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农村抚养负担将转变为以老年人为主。因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不得不从一个老化的人口结构开始起步,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等直接同老年人相关的问题,更要面对与老年人口占比过高相伴出现的产业萎缩、人才流失、文化凋零、消费不振等事关乡村振兴全局的问题。

3.2  农村特殊人群发展状况

伴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农村出现了大规模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特殊人群。利用“五普”、“六普”推算,我国农村留守人员由2000 年的5454 万人增长至2010 年的13509 万人。2013 年全国妇联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达到6102 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9%①。

民政部数据显示,2015 年中国农村空心化日趋显著,留守人员总数超1.5 亿,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 万,留守妇女约有4700 多万,留守老人约有5000 万②。在以经济为主要目的乡城流动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日益减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群体,家庭分离现象依然明显,农村空巢、独居等问题日益凸显。伴随着人口迁移流动的持续和加强,未来留守人员将会长期存在。如何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应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关注的重点。

04  我国农村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状况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差异长期存在,这是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近年来,人口乡城流动和地区间流动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加剧了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根据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广东、山东人口规模超过1 亿,而有些省份仅有几百万,部分省份人口已经负增长。东部地区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中部、东北地区人口比重持续下降。目前,我国仅有36.1% 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但各个省份的农村人口规模和比例差异较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正视农村人口空间分布这一现实基础条件,尊重人口流动迁移客观规律。从空间分布的角度探讨农村人口特征,把握农村人口分布变化趋势,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前提,有利于明确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所在。

4.1  农村人口规模的空间分布特征

我国农村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少数的东部地区,这意味着未来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将集中在这些地区( 图3) 。目前,农村人口规模较大的省份主要是河南、四川、山东等人口大省,农村人口规模仍在4000 万左右,河北、广东、湖南、安徽等在3000 万左右。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胡焕庸线”特征,即胡焕庸线以东南的片区人口分布稠密,以西北的片区人口分布稀疏。东部地区人口总量大,但同时城镇化也更为明显,基本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农村人口尽管比例较低,但规模依旧较大;西北地区农村人口比例较高,但各省份总人口规模不大,因而农村人口规模不大。

相比2000 年,大多数省份的农村人口规模均有所下降,经历了明显的人口城镇化进程。河南、四川、山东等省农村人口规模发生显著的变化,每个省份减少约2000 万人。只有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不同,在直辖市人口快速增长背景下,农村人口规模变动不大,人口主要集聚于城镇地区,表现出高度城镇化特征。

4.2  农村人口比例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农村人口比例来看,各个省份之间的差异依然较大。北京、上海、天津等少数直辖市早已处于高度发达城镇化阶段,农村人口比例相对较低,并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较高。对于其他省份而言,有些省份农村人口比例不到30%,也有些省份依然在40%左右,甚至半数以上的人口仍然分布在农村,比如贵州、云南、甘肃、西藏等,这些省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图4) 。

2000-2019 年期间,我国绝大部分省份的农村人口比例明显下降,尤其是中部地区和少数西部地区,有些省份下降达到20 个百分点以上。这得益于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人口从落后农村地区向发达城镇地区迁移流动。这可能意味着中西部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将继续面临农村人口城镇化过程,农村人口比例还将继续下降,在农村人口规模和比重“双下降”的进程中实现乡村振兴各项目标;而较多的东部地区省份未来农村人口比例下降空间较小。

各个省份的农村不仅人口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同时还需要看到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差异也较大。东部发达省份的农村产业发展兴旺,农民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乡村振兴基础较好;而中西部地区农村产业还未成形,生态旅游、自然资源还未有效开发利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户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进城、老年人留守务农的农户面临发展动能困境。农村人口空间分布的分化特征将是未来制定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发展措施的重要出发点。

05  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变动状况

人口素质是人口发展的核心内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推进,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能只依靠农村人口规模或者农村劳动力数量,而要更多地依靠乡村人才。从人口受教育水平、人口健康和人才发展等方面,综合认识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发展状况,是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出发点。

5.1 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知识水平,重点开展了以“扫盲识字”为主、生产培训方式并存的教育模式,大幅度减少农村文盲、半文盲人口。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6 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为4.9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图5) 。

1986 年,为满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国家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人口接受小学、初中教育开始普遍起来。随后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稳步提高,2000 年提高至6.8 年,2019 年达到7.9 年。但农村6 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水平与全国的差距却呈现逐步加大态势,由1982 年的0.3 年不断增加至2019 年的1.4 年。这主要是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滞后,而且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城镇对农村人口产生巨大吸引力,尤其是较高受教育水平的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拉大。

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质量高水平人才的缺乏是乡村振兴必须弥补的一个短板。探索农村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模式创新,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吸引城市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我国农村地区6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具有明显的发展不均衡特征( 图6) 。从分省来看,各省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基本表现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渐次降低的特征。

2019 年,东部地区绝大多数省份以及东北地区的农村6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在8 年以上,而中部地区处在7-8 年,西部地区在7 年左右,西藏最低,仅有5.0 年。但也有例外,作为东部地区省份的福建,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 年,与安徽、四川、云南等中西部省份相当。

少数西部省份的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较高,比如陕西、广西、新疆,甚至高于东中部地区,这与这些地方农村12 年或15 年的义务教育普及较好、人口流动较为频繁有关。

比如,2017 年12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了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并且提出到2020 年基本普及15 年教育。与2000 年相比,2019 年我国各省农村受教育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这期间农村受教育程度的分布格局并未明显改变。总体来看,我国各省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差距较大,这构成了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素质基础。

5.2  农村人口健康状况

健康是发挥人力资本的前提条件,保障农村人口健康是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十分恶劣,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匮乏,农村缺医少药状况十分普遍,农村群众面临较大的健康风险。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制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总方针,强调必须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发展基层卫生机构,重点做好预防流行性疾病和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农村婴幼儿、孕产妇死亡率大幅下降。

伴随着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的不断调整优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落地,基层卫生健康基础得到巩固。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健康扶贫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的目标,扎实推进贫困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每个乡镇都建设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设卫生室并配备了村医。截至2019 年底,我国3.02 万个乡镇共设3.6 万个乡镇卫生院,53.3 万个行政村共设61.6 万个村卫生室,扎实保障了农村群众健康。农村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991 年71.1‰下降至2019 年的9.4‰,下降61.7 个千分点;相应地,孕产妇死亡率由100 /10 万下降至18. 6 /10万( 图7) 。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健康环境全面改进,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人口健康基础。

然而,农村人口依然面临较大的健康风险,居民患病率明显提高。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从2003 年的13.9‰提高至2013年的20. 2‰。部分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还更高,2013 年55-64 岁、65 岁及以上老年人两周患病率分别达到37‰、48‰。对慢性病患病率( 按人数计算) 而言,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从2003 年的104.7‰提高至2013 年的227.2‰( 图8) 。

同时,农村拥有较大规模的失能老人,他们的健康保障、养老服务供给问题亟待解决。据2015 年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农村失能老年比例为4.3%,按此推算,2015年农村失能老年人口规模为426.2 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将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质和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基本照护和康复问题作为重要内容。

5.3  农村人才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明显减少和老化,农业发展很快显现出“谁来种地”的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后,为了满足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国家加大力度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制度深化改革,农业、教育、扶贫等多部门紧密协作,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快速形成,各地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等项目,农村各类人才犹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农村人口的素质结构持续改善。

《2020 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0 年,我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约2254 万人,占主体的高素质农民超过1700 万人,超过15%的高素质农民获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根据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未来针对农民职业教育将持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稳步增长,预计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规模继续增长,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经营者、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和专业种养加能手的增加,能够有效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管理治理水平将能有效提高,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的人才要素。

06  主要结论与启示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深刻把握农村人口基础条件有利于清晰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梳理已有研究,利用人口统计资料和有关调查,研究我国农村人口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分析发现乡村振兴的人口基础是:

一是农村人口不断缩减、家庭规模缩小、村庄人口空心化和消失。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口规模持续减少,2020 年约为5.1 亿,预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建设新征程中仍将减少2 亿左右。农村家庭规模持续缩小,家庭小型化、分离现象突出,为农村家庭功能发挥形成巨大挑战。

二是农村人口快速老龄化,已步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总抚养比开始不断攀升,老年抚养比逐渐成为人口总抚养比上升的主导因素。伴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和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村出现了大规模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特殊人群。

三是农村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川、山东等人口大省,农村人口规模仍在4000 万左右,河北、广东、湖南、安徽等在3000 万左右,从农村人口比例来看,有些省份农村人口比例不到30%,而有些省份依然在40%以上,这些省份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甘肃等中西部地区。这也意味着未来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和少数的东部地区。

四是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持续提升,但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和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加大。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稳步增长,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为乡村产业、经营管理奠定有利条件。农村人口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但健康风险加大,患病率较以往明显升高,存在大规模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总体而言,我国乡村振兴的人口基础条件是人口规模持续缩减、家庭规模缩小、人口中度和重度老龄化、抚养压力持续增加、人口素质持续改善、农村人才资源持续积累,未来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和少数的东部地区。同时,乡村振兴还将继续面临大规模人口乡城转移,农村仍然拥有大规模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失能老人,农村居民健康风险加大等人口条件。显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面临农村人才规模不断增长等有利基础条件,也面临家庭规模缩小、中度和重度老龄化、健康风险加大等不利因素。

乡村振兴本质上是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农民富起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就需要努力挖掘农村人口发展的有利条件,有效化解人口不利风险因素。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人口发展进程中的结构、分布、质量等突出问题也在乡村表现得最为明显。

为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从农村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性出发,采取差异化、因地制宜的发展措施,把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放在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例高、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相对较弱的区域。需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大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农村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乡村产业和基层组织振兴发展。依据农村人口空间变动态势,加强农村养老、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整合优化,健全农村特殊人群关爱服务体系,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注释:①全国妇联: 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逾6100 万,占儿童总数约两成。中新网: https: / /www. chinanews.com/edu/2014/05-16/6180580.shtml

②民政部: 中国农村空心化日趋显著留守人员总数超1.5 亿。人民网: http: / /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602 /c70731-27093835.html

来源:《人口与发展》(图源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