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万企兴万村,企业赋能乡村振兴

“万企兴万村”行动由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并在2022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连续提及,强调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时期,“万企帮万村”行动通过动员全国1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帮助1万个以上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迈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从“帮”到“兴”,由帮扶的“输血”转换为“造血”,旨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对乡村发展的带动性,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一、什么是“万企兴万村”行动

“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全国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统一的工作品牌。行动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为基础,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脱贫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规模较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所在村(社区)为重点,以产业对接、共赢发展为目的,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商(协)会及其它民营经济组织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投身乡村振兴。

二、“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践探索

行动开展以来,各地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广泛参与,多通过振兴产业、培育人才、电商赋能等几种方式为乡村发展提供助力。

引入产业 带来动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发挥管理、技术、资金等优势与乡村资源优势相结合,深挖农村土地、环境、人力、产业、文化等资源的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优化乡村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实施高效农业、优质种业、特色种养殖、民俗旅游等产业项目。通过为乡村引入新产业、投资原有产业等方式,为其经济增长注入动能。

案例:海丰县可塘镇上达村——荔枝上市变“股票”

可塘镇上达村荔枝“股票树”项目签订仪式

图片来源:深圳汕尾帮扶

海丰县可塘镇上达村,拥有众多百年树龄荔枝。但由于其荔枝林内品种老旧,收购价低于管理成本,造成该荔枝林失管,撂荒超过10年。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达村提出“股票树”产业发展模式,由村民以一树一股的方式入股上达村经济合作社,再由村经济合作社将荔枝树委托汕尾市隆兴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兴源)进行运营管理,村民按股获取收益。通过“股票树”项目,隆兴源公司引入广东省农科院与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对上达村250亩老旧荔枝林进行技术改造,通过高接换种、绿色栽培等方式,建设示范全省的特色荔枝农园。截至2022年6月,上达村共有176位村民2835棵荔枝树“持树入股,6月17日首次兑现分红收益共13925斤荔枝,折价共计97475元。

培育人才 提供引擎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因基础条件不足、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中人才流失、短缺问题普遍存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商协会、民营企业参与乡村人才培育,为乡村振兴事业培养多样化实用人才,激活乡村“造血功能”。一是通过课程、技术培训等对致富带头人、新型农民等乡村人才进行培养;二是以企业为平台,提供就业岗位吸引各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返乡就业、创业,以帮助乡村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不断具备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能力。

案例:桥头镇“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产业学院

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调研组到访“桥头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产业学院”

图片来源: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陶然居)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2年进驻重庆市石柱县桥头镇。为解决桥头镇人才空心化的问题,桥头镇与重庆市工商联餐饮商会、梁平职业教育中心、陶然居等联合开办了“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学院结合桥头镇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开设智慧农业、旅游服务、电商直播三个特色班和一个桥头土家山寨菜品创新工作室,常年在校学生200人左右。预计每年可培训中职学生、普通群众1000人以上。

电商赋能 拓宽渠道

电商平台,通过线上方式,一方面可促进“网货下乡”丰富农民生活,另一方面其助力“农产品上行”,将农村产品销售市场拓展到全国。以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头部电商企业为例,其在平台设立助农专区,为农产品搭建线上货架。另外,通过直播带货,可推动时令性农产品、乡村“小众”产品等高效售卖,同时对乡村文化、乡村知名度产生良好推广效果。

案例:阿里巴巴集团——全国最大县域商品和农产品销售平台

青龙县五指山村村民在进行电商直播

图片来源:河北新闻网

阿里巴巴集团利用聚划算、盒马、芭芭农场等平台资源,及在淘宝开设“土货鲜食”专区,集中资源帮扶农产品上行。在直播助农方面,阿里巴巴推动淘宝主播积极参与,常态化推介全国欠发达县域的优质产品。此外,还结合各地的地方节日开展县域直播活动,2021年完成县域直播10场,销售商品15万件,销售额280万元。平台销售数据方面,2021年,832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在阿里平台的销售额达1281亿元。

在河北青龙,全县板栗栽培面积达到10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位,此前由于缺乏品牌和销售渠道,板栗只可低价销售。在阿里公益“乡村特派员”刘琳的推动下,青龙板栗在“芭芭农场”的一次助农活动中,通过线上直播,销售近3万订单,为1500户农户平均增加了1000元的收入,自此帮助打响了青龙板栗的招牌。现青龙县仅五指山村开有淘宝店铺50余家,农产品订单量翻了3到4倍,助农增收效果显著。

三、“万企兴万村”行动长效开展的思考与建议

“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以来,各地民营企业勇担社会责任,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然而,作为帮扶的主体,企业参与行动需付出额外的资金、人力等运营成本,若想实现行动长效开展,须为参与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环境,实现村企共建共赢。以下,从优化完善企业参与环境与参与条件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完善政策支持,优化企业参与体验

政府完善与行动落地相关的配套支持。如对乡村新投入产业提供流程咨询指导、简便审批手续等服务;在农村用地方面,推动土地流转市场交易体系建设,对振兴行动产生的用地需求积极协调;另外,可依据参与企业投入资金金额,对企业经营设置梯度性税收优惠。

加强金融服务,降低企业资金负担

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为参与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和风险补偿机制,帮助其降低资金成本。此外,中国农业银行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参与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同时,政府可以加强对参与企业的信用评价和监管,提高金融支持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加大宣传交流,鼓励企业广泛参与

为支持引导更多企业参与,政府可加大对行动中涌出的典型企业、兴村效果显著村企的宣传表彰,通过举办颁奖典礼、授予先进企业标识等方式,在各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以提升社会影响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另外,可选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促进经验交流学习,带动全国行动提升发展。

加强调查研究,保障行动开展效果

政府应定期开展行动调研,了解掌握全国民营企业参与情况、乡村改善提升情况。及时发现民营企业及乡村在行动开展中、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及阻碍,采取措施帮助解决。并可建立完善的数据监测机制,以实际案例及相关数据,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为行动有效开展提供指引。

践行责任使命,以实干助力乡村振兴。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改善乡村民生、促进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等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贡献重要力量,为企业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撰稿 | 刁婉玥 清研集团城乡建设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