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期待的社会变化之五:提升乡村振兴的五大资源韧性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一次集中检验。“韧性”是规划领域一个重要概念,指的充分考虑各类安全风险,采取趋利避害的有效适应行动,从国土空间到运营管理体系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有弹性的、有迅速恢复能力。经此“疫情”考验,提升我国乡村应急韧性更是迫在眉睫。

疫情后期待的社会变化之五:提升乡村振兴的五大资源韧性

疫情之后,清研智库认为提升乡村韧性应当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基本要义,是农村地区打赢防疫人民战争之后应当着重提升的能力。经过前期调研与专家座谈,清研智库提出提升乡村医疗、人力、文化、物质、生态五大资源韧性的重点举措如下:

一要明确农村公共服务标准,提升医疗资源韧性

​农村防疫在阻断传染源、防疫筛查、病患救治等诸多方面能力有限,有效防护难度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目前主要依托乡镇卫生院,因此最基层的村卫生站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还需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乡村医疗资源韧性。从中央到各省区市,无论是政策导向、财政支持还是工作推动,需注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物资供应、乡村医疗队伍的建设、制度和服务供给的创新,明确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标准化,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要吸引人才回流,培育人力资源韧性

中国县域农村空心化现象普遍存在,平时人员稀少,多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缺乏对待突发疫情的高度警觉与戒备。多数行政村“两委”成员年龄普遍偏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较难做到疫情发生令行禁止。

清研智库认为培育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韧性需要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利用农村优质资源和政策,吸引复合型人才,回乡发展,带来新思维、新理念、新业态,带出乡村振兴新活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支撑长效机制,整合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将派驻、培养、挂职锻炼等方式统筹结合起来,多渠道引流人才开展农村治理工作,建设优秀基层治理团队,完善基层干部培养培训制度,稳步提高村干部待遇;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农村,提高农村治理效能。

三要加快移风易俗步伐,增强文化资源韧性

​农村的精神风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民如何应对突发事件。面对重大疫情,相关信息传播处理不当,极易在农村地区引发群众出现心理恐慌与焦虑。疫情扩散导致部分村民出现心理恐慌,尤其当自己或家人感染疫情,乃至身边出现疑似病例或确症病例救治不及时时会出现紧张甚至恐慌情绪。另外,外来人员的紧张焦虑情绪也能进一步影响或加重当地人员的紧张焦虑情绪。

清研智库认为在乡村文化资源方面提升韧性,就要发挥文化对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作用。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弘扬公序良俗,培育文明乡风。通过循环播放广播、编印宣传资料、印发倡议书和公开信、完善村规民约、电话微信通知等多种方式,加强农村地区防控信息通报、防疫知识宣传,健康卫生普及,增强农民群众健康意识、防病意识、清洁卫生意识。教育引导农民自觉践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戴口罩,勤洗手;及时清理垃圾,分类进行投放;及时清扫禽畜粪便,不乱倒生活污水;不乱停乱放、乱写乱画的良好生活习惯。

四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链,巩固物质资源韧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业生产正常复工复产率较低,农产品运销最后一公里受阻,农业用工贵、用工难等问题影响了正常农业活动的进行。

农业是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石,也是提升乡村韧性的物质基础。清研智库认为巩固乡村物质资源韧性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独特自然条件为特色,逐步形成重点突出、风险分散的农业韧性经营模式。

五是深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守护生态资源韧性

​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村庄清洁行动”,虽然在农村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粪污和改变影响农村居民环境的不良习惯“三清一改”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部分农村存在畜禽粪便污染、垃圾围村、生活污水乱排、上游排污下游洗菜现象,极易滋生细菌,传染病也容易流行,因此要特别重视农村公共卫生环境。

清研智库认为守护农村生态资源韧性,就是要发挥生态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绿色保障作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一方面,根据乡村生态宜居、绿色发展的要求,加强环境问题治理,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另一方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更加凸显了全国农村公共卫生中的防疫隐患。当下不仅要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更要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黑臭水体治理,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快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