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库| “川建国”与“拜振华”:我们关于他们的想象

美东时间11月26日,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如果选举人团正式确认拜登为下一任美国总统,他将离开白宫。据悉,待选举人团根据最终投票结果于12月中旬正式投票后,新任总统和副总统将于2021年1月20日宣誓就职。

其实在这场大选的结果尘埃落定前20多天,选举结果已经明朗。北京时间11月8日凌晨0点46分,新华视点曾援引美国媒体消息称,拜登在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已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一时间,以“拜登”为关键词的词条出现在微博热搜,14分钟后登上微博热搜榜榜首,截至当日凌晨1点10分,实时关注人数达到4036581万。

清研智库| “川建国”与“拜振华”:我们关于他们的想象

图1:北京时间11月8日微博实时热搜榜

从美国东部时间11月3日开始的大选投票,持续了5天4夜的超长“计票期”,“战况”才渐渐明晰。几日内,国内的舆论也随着选票数据的更新而持续发酵。有人为了追这场4年一次的大型“选秀”节目,不惜将作息调成了美国时间。陈力丹将这一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现象称为人们“即刻的新闻期待”。新闻媒体通过建构公众的时间观念来建构公众的预期心理。

清研智库| “川建国”与“拜振华”:我们关于他们的想象

图2:关于此次“美国大选”,人们的时间感

作为这场充满仪式的“社会戏剧”的一部分,参与其中的人们都在关注美国大选的哪些具体内容?又是通过哪些途径建构其关于这场大选的“想象”的?大家构建的关于“美国大选”的政治想象是怎样的?为此,清研智库联合中国传媒大学计算传播研究兴趣小组,通过调研工厂平台,经过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样,得到了1051份有效问卷。基于问卷结果,对不同领域的3个人进行了深访,以期还原大家对“美国大选”这一大型“政治展演”的想象。

01 大家更关心与自己相关的“美国”

前些日子,经济圈和政治圈发生了两件大事。“有人为了蚂蚁金服的马云操碎了心,有人为了大洋彼岸的‘川建国’和‘拜振华’操碎了心。”但究其本质,人们还是为自己操碎了心。大家关注美国大选,更多是在关注与自己相关的“美国”。63%的受访者都在关注“两位候选人的对华政策及可能对中国的长远影响”。美国大选所带来的“蝴蝶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深访中的一位正值大四的在校生李瑞,在拜登冲上热搜榜首那天晚上,第一时间在朋友圈转发了拜登“获胜”的消息。计划前往美国求学深造的他,格外关注此次大选。

清研智库| “川建国”与“拜振华”:我们关于他们的想象

图3:此次美国大选,每个人都在关注哪些事情?

与此同时,60%的人会和周边的人讨论“两位候选人的对华政策及可能对中国的长远影响”。一方面,人们个体关注的话题影响着社交圈子的话题;另一方面,社交圈子的主要话题也无形中影响个人对于这件事的主要议题。个人和社交圈子在“美国大选”的交流话题上的重合,恰好体现了这一点。信息时代重大事件的迅速传播,构建了人们对于这一新闻事件的共同期待,形成基于同一期待的“共同体”。

清研智库| “川建国”与“拜振华”:我们关于他们的想象

图4:与他人讨论“美国大选”时,大家都在讨论哪些话题?

虽然在“美国大选”中,国内很多媒体都设置了诸多话题和相关议程,例如两人竞选发言的词频分析、两人对待新冠的态度、特朗普在任期间的国内失业率、两人得票率的市调和实时跟进等,但是从国人的视角来看,在一番热闹背后,人们关心的还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话题。关于希望谁能当选,计划出国深造的李瑞给出了“对我来说,都可以”的回答。在他看来,倘若拜登当选,美国国内疫情受到管控,对于他的出国求学之路来说,少了很多“忧患”;倘若特朗普当选,其会在经济上进一步发力,不管对于中国是否利好,对于学经济的他,都有一定好处。在这场“社会戏剧”中,李瑞基于自己参与这场戏剧的身份,作出以上判断。

02 我们的想象中“特朗普”更像是一个耍赖的“流氓”

此次大选中,人们投入最多目光的便是美国大选中的两位候选人。网友们戏称他们为“川建国”和“拜振华”。从此戏称中,也能看出国人对于两人对华政策的密切关注。信息时代,我们一定程度上生活在由传媒建构的世界中。现实生活中,国人真正见过两位候选人的可能寥寥无几,对于他们的印象更多是由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及身边的社交圈子建构的。

在人们的想象中,特朗普更像是个“耍赖的流氓”,最不符合其身份的评价是“正直的公仆”。当前虽然大选结果已经明了,特朗普仍在推特等社交平台进行着“最后的挣扎”。11月8日他曾宣称自己已经获胜。11月27日,在选举人正式投票前夕,他表示倘若选举人投票给拜登,他将选择离开白宫。在微博平台上,有匿名网友表示“特朗普明明已经落选,还要找各种理由挽回面子,纯粹的政治大流氓!”

清研智库| “川建国”与“拜振华”:我们关于他们的想象

图5:我们想象中的特朗普,更是个“耍赖的流氓”

与之相比,人们构建出的“拜振华”的形象则与特朗普相差甚远。人们想象的最符合拜登的形象是“老练的政客”。与“政商双栖”的特朗普相比,拜登从政近50年,期间曾三度竞选总统。人们对于拜登身份的想象也相对平衡,调研中的另一位访谈对象——身居四线城市的高中语文老师宋珂,近日曾在朋友圈分享《拜登宣布胜利演讲》的视频并配文“这才是演讲,为78岁的拜登鼓掌!当然,没有期望他会对中国友好。”

清研智库| “川建国”与“拜振华”:我们关于他们的想象

图6:我们想象中的拜登,更是个“老练的政客”

在“美国大选”的议题中,各路媒体对于两位候选人的曝光已足够多,人们的视角也常聚焦于两人的言行举止。在此次调研中,对于他们各自的政治主张,除了两人代表党派之外,都有超过半数的人不清楚两人在相关议题上的主张。国内媒体较少报道两位候选人对于“堕胎”和“LGBT”群体的政治主张,人们对此也缺乏了解。

清研智库| “川建国”与“拜振华”:我们关于他们的想象

图7:大多数人对“川建国”和“拜振华”的主张仍模糊

国外媒体加之国内媒体的多重把关,使得受众接触到的信息并不完整。网络时代扁平化的传播特征,并没有让不同人趋向于关注不同的信息,而是让更多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同质化的内容,网络上构建的“共同体”在其中推波助澜。有哪些环节建构了人们对于“美国大选”的想象,成为一个有趣的话题。

03 在线网络成为建构想象的主要渠道,熟人社交在网络空间依旧占据主流

清研智库| “川建国”与“拜振华”:我们关于他们的想象 

图8:在线网络和各级电视是人们获取信息及“美国大选”信息的主要渠道

作为一名在校生,李瑞常通过网络媒介获取新闻。为了能够获取最准确的关于大选的信息,李瑞会首先选择关注国外媒体。在线网络也是受访者获取新闻频率最高的渠道,同时也是最常使用的获取“美国大选”信息的方式。整体而言,“美国大选”作为新闻信息的一部分,在受众选择获取相关内容的渠道上,与其他类目的新闻没有较大差异。

清研智库| “川建国”与“拜振华”:我们关于他们的想象

图9:在线网络中新闻媒体使用频率最高

同时显而易见,在网络空间,新闻媒体报道、网络搜索、微信朋友圈被使用的次数最多。即便是在瞬息万变的网络空间,人们仍然希望通过新闻媒体获取准确的信息。微信朋友圈常成为熟人社交在网络空间的一个重要载体。人们通过朋友圈分享关于美国大选的信息,熟人之间在网络空间发起讨论。拜登冲上热搜那天晚上,宋珂在朋友圈分享了中文国际频道关于美国大选的报道后,很快就有人在朋友圈下面点赞。他表示这个话题也是这段时间以来家中讨论的重点内容,甚至上下班开车的时候也会通过广播听一听有没有新消息。

清研智库| “川建国”与“拜振华”:我们关于他们的想象

图10:熟人社交在网络空间仍旧占据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扩散”过程即便是在网络时代,仍然是基于熟人社交的。在人际关系内部,无论按照何种分类方式,被调查者在线上和线下的讨论频率排序均保持一致。不管是在线上线下,人们都更多地跟“直系亲属”“同学、同事”“可以借钱的朋友”等熟人圈子里的人交流关于美国大选的信息,相关讨论仍然附着在差序的社交圈子上。网络的异质性体现得并不明显,当人们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媒介时,熟人社交也会一步步转移到网络空间。网络APP上“附近的人”“通讯录好友”“本地内容”“身份绑定”等功能都在无形中推波助澜。

结语

与“定时”时代不同,在“全时”的当下,即刻的新闻期待成为新的议题。“人们期待着在上网的所有时间和空间里,随时跳出或者链接到重要的新闻。”可以预见的是,为了迎合人们的这一即刻的新闻期待,众多信息生产也都变成了即时性的。后真相时代的到来,让新闻的真实性变得弥足珍贵。在美国大选这场“政治展演”中,常常抨击“fake news”的特朗普成为名副其实的“fake news”生产者、传播者。

截至目前,虽然拜登大选获胜的结果已经明朗,但这场4年一次的全世界聚焦的“政治展演”活动才刚刚过半,在拜登未正式入驻白宫之前,特朗普是会挣扎着放弃还是会“战斗”到底,一切都还存在着变数。在媒介建构的世界中,我们关于这场“展演”的想象还将继续。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曹小杰.即刻的新闻期待:网络时代的新话题[J].新闻实践,2010(08):17-19.

[2]Stimson J , Gamson W A , Herbst. Talking Politics.[J].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95, 89(1):179.

[3]Diehl T , Weeks B E , H. Gil De Zúñiga. Political persuasion on social media: Tracing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news use and social interaction[J]. New Media & Society, 2016, 18(9):págs. 1875-1895.

(文中受访者为化名)

作者:

吴   澳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

张鸿茹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

仇筠茜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王知凡  清研智库研究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