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热点速递 | 北京市企业和项目绿色绩效评价指南“试行”

随着近期ESG治理理念甚嚣尘上,各行各业面临更多气候相关转型风险,包括气候变化和全球温升威胁运营和设施(包括洪水、火灾等对供应链、电力的影响,及对员工健康危害),影响销售(化石能源企业风险高),损害品牌形象(影响融资和消费者意愿)等。清研就近期热点“双碳”动向进行分析研判,供大家参考使用。后续也将和广大ESG同行者们一起探索如何识别变化中的气候变化风险、ESG评价重点和优先级等相关内容。

双碳指数助力“1+N”政策体系落地延伸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10月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并要求各部委、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构建国家双碳“1+N”政策体系,各省统筹有序布局推进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例如上海2023年的光伏补贴,广东的亿万级新型储能,北京市昌平区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天津高新区的双碳方案,广西的氢能中长期规划,贵州的分布式风电重点建设项目,平湖的氢能配套,西藏的构网型储能项目试点,邵阳双碳的磷酸铁锂电池项目等,各地特色的政策落地旨在遏制“两高”项目的盲目发展,防止碳达峰变成“攀高峰”。

中国城市双碳指数(CCNI)为了反映我国各城市“双碳”进展态势,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21-2022年中国城市双碳指数研究报告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新增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垃圾分类指数”两个评价维度,2021-2022城市双碳指数领跑城市分别是:深圳、成都、青岛,北京位列第四,第五到第十依次是宁波、武汉、厦门、昆明、上海和广州。城市双碳指数显示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提前达到我国“十四五”20%的目标值”,新能源车渗透率在很多城市的快速提升,推动了新能源车和节能车普及,这对提升城市在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交通领域脱碳等方面争取了更多主动权;“垃圾分类”是城市双碳指数的一个关键性指标,为达成“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5%”这一目标,提供了城市可摸索路径,从顶层设计出发,可以有效指导垃圾分类的开展。

北京市企业和项目绿色绩效评价指南“试行”,打造绿色企业和项目库

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北京市企业和项目绿色绩效评价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具有如下特点:1)评价内容针对企业的污染和碳排放水平,包括生产前端的原辅料、污染物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全流程,根据评价结果区分绿色标杆,绿色基准和普通合法企业;2)绿色企业评价采用“行业总则+分行业细则”的形式;3)绿色企业评价与现有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和低碳领跑者企业等评价工作进行衔接,绿色项目评价与“十四五”时期重大项目,节能减排项目和绿色企业实施的建设项目进行衔接。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自制模板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2023年08月发布了农业(畜牧业)活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咨询服务项目招标公告,意味着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已经进入国家顶层设计深水区,清研近年积极开拓碳咨询业务,梳理了近年来企业端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应用干货与大家探讨。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Corporate GHG inventory),又名企业温室气体盘查或者企业碳盘查。顾名思义,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就是以企业为单位,计算该企业业务范围内的各个部分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企业规划低碳发展战略,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基础。

企业合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基本步骤:

▶识别企业所拥有的温室气体排放业务环节,确定排放源类别及气体种类;

▶选择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公式;

▶获取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

▶将收集的数据带入计算公式从而得到温室气体排放量;

▶按照规定的格式、描述、归纳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过程和结果。

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简析

2023年7月13日,欧委会税务总司下的CBAM委员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过渡期报告细则”的修订版,首先涵盖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和氢气进口。2023-2025年,为CBAM正式实施前的试点时期,在此期间进口商每年仅需履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义务,而无需支付碳关税。2026年将征收碳关税。从2023年10月1日起开始履行过渡期报告义务的进口商需要注意,2023年10月开始为第一个履约季度,每季度需要向主管部门提交CBMA报告(CBMA report),需填报客户端(CBAM Trader Portal)和过渡期登记系统(CBAM Transitional Registry)。CBAM机制下,碳价会随着市场有上下浮动,对五个行业影响巨大。

在过渡期内所有产品碳排放量进行如下计算:

▶产品数量;

▶产品生产的直接及间接碳排放数据(生产企业要把产品生产的直接及间接碳排放数据提报关商:直接排放量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热力和冷能产生的排放,当申报人无法充分确定实际排放量时,应采用缺省值(default value)。间接排放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电力所产生的排放,不论电力从何而来。);

▶在原产国支付的碳价。

水泥行业纳入碳市场前瞻

2023年8月25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通知。推动企业绿能核减政策实施,研究推动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鼓励金融机构与建材行业产业加强合作,金融机构将为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新产品推广应用、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等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加快产能置换政策修订,突出市场化调节作用。

中国水泥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的13.5%,约为12亿吨。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3%,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4.1%。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牵头编制的《水泥行业碳减排技术指南》,为建材(水泥)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供了参考。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绿色建材试点工作已扩大到全国48个城市。其中,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预制构件等产品在政府采购工程中作为主题材料应用,在政府采购绿色建材中占比较大。2023年北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2023年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对外发布的《中国碳市场回顾与最优行业纳入顺序展望(2023)》报告,预测了下一阶段全国碳市场扩大覆盖范围时的行业优先纳入顺序为:水泥制造、炼钢、平板玻璃制造等。

整理 | 万媛媛 清研集团智慧生态环境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