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营商环境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开展各类经营活动所需要具备的法律、制度、政策等各个方面的环境,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营商环境条件好,市场经济兴;营商环境条件差,市场经济衰。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和经济竞争不断升级,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

营商环境优化“困”在哪里

惠企政策落地难,政府效能有待提升

近年来,随着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成为热点。但是,就现阶段营商环境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惠企政策难以精准投放和落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发展,究其本质,原因或许在于政府效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无法恰当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目前我国虽已出台一系列扶持性政策,但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及企业自身对部分专业性较强的政策内容缺乏系统性了解,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够顺畅,导致企业难以精准享受国家优惠。另外,在惠企政策的落地过程中,由于地区差异,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标准不一,出现部分政策落实差异较大的现象,存在政策落实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企业自身发展。

信息共享程度不高,政务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政务服务水平是衡量营商环境好坏的重要参考指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促使信息交流共享方式愈发多元化,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也可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信息基础。基于现阶段营商环境,政务服务还有待优化提升。

行政机构运转效率低下,行政审批过程繁琐。行政审批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流程复杂、审批周期长,导致企业申请各种行政审批证照等需要的时间和投入成本增加,企业发展受到限制。行政管理规范性不足,行政机构和工作人员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约束行为,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操作流程不规范导致营商环境变得复杂和不可预测。

高层次人才引进留住难,人才引进制度有待完善

新时代背景下,人才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优化营商环境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新发展格局视角下,推动营商环境优化,需进一步明确人才的重要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留住难,导致企业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撑,长远来看不利于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才引进政策仍需完善。各地方为强化人才引进出台了一系列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但是由于门槛过高,导致能够享受到政策的人才数量过少,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要。另外,目前缺乏科学的人才引进体系和平台。现阶段部分企业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单一,企业发展缺乏专业人才支撑,加之企业不能充分结合人才特点进行考量,导致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高层次人才,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一是充分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常态化推进服务职能转变,促使政府主体由管理层面转变至“治理”层面,树立“有限政府”理念,在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扮演好各类企业主体的规制者和服务者角色,消除体制障碍,提升行政效能,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切实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完善涉企政策制定程序,科学精准制定政策举措。强化惠企政策落实,建立企业政策兑现智慧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增强企业匹配政策的意识和能力。完善企业金融贷款政府担保制度,创新推出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精准专业化金融服务,多措并举助企纾困。培育或引进企业服务单位或社会服务单位,充当经济的润滑剂,对营商环境形成高补偿性。

实现政务服务数智化,提供优质便民利企服务

一是强化政务信息互联互通。打造高质量数据资源中心,高效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夯实数智治理数据底座。应用信息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完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及联审联批工作制度,有效促进大数据联通归集、数据共享,打通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

二是打造“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办理场景。优化企业登记注册系统,加强部门间系统数据互联共享,推进企业设立、变更、迁移、注销全程网办和全域通办。应用智能机器人,提供智能导办、智能填表、智能审批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深化企业信息基础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标准化的服务指南,形成规范化、清晰化的清单,推行“自主申报+信用承诺+智能确认”登记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办事的便利度和满意度。

完善优质人才政策,有效激活人才资源

一是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在企业人才发展的关键区域,突出“高、精、尖、缺”的人才发展方向,建立健全企业人才引进制度,解决企业用工难、引才难、留人难的问题。出台地方性招引人才政策,建立人才离岸基地,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出台配套的人才的、优待保障措施,政府可以引导企业为人才提供辅助激励政策,如畅通优秀人才晋升通道、加大人才技能培训等。各企业应当配合落实国家出台的人才政策,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同步调整人才引进和激励内容,给予人才多方面扶持,尽可能地为企业留住人才。

二是加快建设人才引进平台。积极推进创新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制定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交流制度,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培育专业人才招引机构,搭建企业和人才间的桥梁,向企业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人才,为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企业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等渠道,结合自身用人需求,及时公开人才招聘计划,扩大人才引进范围。

撰稿 | 潘晓欣 清研集团能源电力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