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推进数字化建设 打造智慧城市

4月2日国家数据局发布了《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由此,数据资源产业的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新质生产力崛起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些新技术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工具。

一、数字化搭建智慧服务新场景

数字化时代,可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促使用户角色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逐渐转变为内容的生产者与传播者,用户的观点、情感与需求得以放大,传播机制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城市智慧服务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在大数据应用场景中,指尖轻轻滑动,就能实现有事轻松办。

有了“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智慧服务就像有了“读心术”,为人们提供精准所需。为了解决因服务需求模糊、服务名称复杂导致的服务“不好找”“找不到”问题,例如,微博账号“成都发布”2023年2月开通#成都民声回音壁#栏目,通过收集网友的各种求助和需求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据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成都发布”通过该栏目累计转办网友急难愁盼问题超102余件,#成都民声回音壁#话题阅读量近1000万,同时积极引导30多个政务微博联动矩阵,让“微博+政务”成为全新的社交传播形式,推荐相关应用和服务,使智能服务更便民,互联网的实时传播造就信息生产的碎片化、信息消费的快餐化,在此背景下,应善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分析研判社情民意。

二、数字化提高智慧服务精准度

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社会支持。比如天津“银发”智能服务平台积极发挥“爱老护老助老”作用,聚焦老年群体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平台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实现科技赋能,使关爱老人“智能暖心”、应急救助“一键呼叫”、基层服务“一键到达”。这一改变,也成为社区里的网格员关爱社区独居老人的手段,以关爱老人身体健康、关心老人精神需求为出发点,发挥海量数据和智能分析优势,有效解决高龄独居老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难事。“银发”智能服务平台未来还将继续用老年人日常的“小数据”,解决生活中的“大问题”,让平台更智能、更好用、更人性。公众的关切对象既包括身边的人和事,更涵盖广泛的社会热点议题。回应网民关切的事件是主题共鸣,以情感传播回应网民情感才是共情传播。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忧、凝民心,从而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与认同。

三、数字化提供智慧政务新契机

善用数字化赋能,助力城市政务服务创新,政务信息传播是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政府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数字化平台的出现,使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发布政务信息、宣传政策措施等方式,向民众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和形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数字化平台的出现,使政务信息传播更加透明。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发布政务信息,民众可以通过关注政府官方账号或搜索相关关键词来获取最新的政务信息。这种直接、快速的传播方式,使政府部门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增强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总而言之,数字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场景也日益广泛。用数字技术深入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搭建全市一体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搭建社会治理“一张图”,整合了党的建设、综合治理、数字城管、政务公开等现有信息资源。并依托网格化机制和信息化手段,竭力解决涵盖智慧城市建设等各方面问题。不仅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还大幅增强了城市的宜居性和韧性,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撰稿 | 宋伟宁、杨璐、赵文龙、张群也 清研集团公共服务二部研究员

编辑 | 张婧云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