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期待的社会变化之七:“四化”提升公众健康教育水平

近日以来,新冠肺炎防控取得明显进展,全国大多数省份已经实现新增确诊零增长。有专家预测,新冠肺炎疫情有望在4月底结束,疫情总会结束,但值得我们反思和总结的很多,薄弱的公众健康教育应在反思之列。

公众健康科普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举措。健康科普教育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以改变行为为目的,采取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手段,同时要注意需求评估与效果评价。健康科普信息传播的主力军,要了解受众对健康信息需求的心理,了解媒介特质并用好媒介,培养相关人员将专业知识技能转化为科普进行传播的能力。健康科普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必须考虑受众,也就是不同类型的公众对科普知识的接收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一、疫情暴露“硬核”科普过少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线上线下都对新冠疫情进行了科普,多地运用“全媒体”,实现了防疫健康科普“全覆盖:电视、广播、报刊、微信、微博等媒体广泛宣传;海报、折页、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宣传资料发放到社区、企业、交通口岸;移动电视屏幕、智能电梯屏滚动播出防控知识视频;社区横幅、户外电子屏、宣传栏、黑板报等也被广泛利用,持续宣传卫生防护知识。

疫情期间也催生了 “科普网红”: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张文宏凭借专业身后的知识背景和妙语频出,成为不少人心中的“男神”,迅速走红;“人不能欺负老实人”“防火防盗防同事”也成为张教授的实力金句。疫情当前,医疗相关机构和专家应该承担起科普的责任,提升科普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增强公众防护意识和能力。但是在本次疫情中,这样的“硬核”科普我们看到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二、公众期待多样化的公共健康教育方式

健康科普教育,方式方法很重要。对于强化公众安全知识教育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七成的受访者期待通过宣传片(公益广告、电影、录像等)的方式进行,64.42%的受访者希望“在重大安全事件发生地,设立相应主题公园、展览馆”等方式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还有63.46%的受访者期待国家“组织社区层面开展传染病防控、灾害预防等安全知识讲座”。

疫情后期待的社会变化之七:“四化”提升公众健康教育水平

三、坚持“四化”建设,构建健康科普教育长效机制

疫情之下暴露了我们健康教育专业程度低、零散不成体系的问题,清研智库建议要坚持专业化、体系化、可视化、常态化的原则,构建公众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专业化:充分发挥健康教育机构和专家的作用

健康科普必须要坚持科学性、权威性、专业性,必须充分发挥医疗教育机构的职责功能,积极开发和推广健康科普知识传播的支持工具,利用文字、音像等传播材料,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制定符合公众需求的的传播策略,用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方式来引导公众掌握科学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科普专家团队的管理,建立有效的健康科普工作管理、考评和激励机制,并对健康科普教育的传播效果和干预成效进行考核评估,确保切实做好科普教育工作。

(二)可视化:充分发挥全媒体互联互通作用

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健康科普教育也必须进入互联网+时代。健康科普知识在全媒体时代呈现出互联互通互动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健康科普的传播效果。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进一步合作。充分利用“两微一端”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资源,构建和运用媒体矩阵,针对不同人群推送个性化健康信息和建议,实施互动式、差异化传播策略,建立“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的传播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资源叠加整合。

(三)体系化:支持健康教育全链条发展

有效的健康科普教育需要政策环境的支持、社会氛围的营造、各类传媒的配合、知识体系的积累、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等,需要了解不同受众的健康科普需求、对媒介的偏好,因此需要进行系统性规划,体系化发展。健康科普教育的体系化在顶层设计上需要建立体系化的政策,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健康科普教育人才,针对不同人群开发更多满足其需求的健康科普教育产品;规范全国范围内的媒体合作渠道,同时对各类媒体发布健康科普类信息加强内容审核,强化监督管理,确保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医学研究机构与健康科普教育的衔接机制,将研究成果进行科普性转化,提高公众健康教育水平;实现健康科普教育全媒体、全方位、全链条的体系化发展。

(四)常态化:将健康教育融入公众日常生活场景

健康科普教育从本质上而言应该是一种全民教育,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健康科普不仅仅是听报告,更应该走进社区、企业、家庭,让健康科普资源能够流动起来,让全民能够共享健康科普成果。在健康科普工作中应当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创新发展传统科普手段,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和明星的影响力,积极探索健康科普工作在社区、学校、家庭、企业的常态化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