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如何以数字技术助力我国营商环境优化

2022年12月,世界银行发布新一版营商环境评估体系(Business Enabling Environment,简称BEE)概念书,各经济体对此高度关注。2023年5月1日,世行发布B-READY指南手册(B-READY Manual and Guide)和B-READY方法论手册(Business Ready Methodology Handbook),作为对概念说明书的补充。至此,世行营商环境评估新体系B-READY的框架初步搭建完成。

注重数字技术应用是世界银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体系的突出特征之一

B-READY涵盖了三个对于现代经济越来越重要的关键主题的数据。它们是数字技术应用、环境可持续性和性别。在数字技术采用方面,大多数主题包括电子窗口和在线一站式服务、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工具、数字贸易、管理数字化、程序数字化等评估内容。

B-READY将支撑关于私营企业发展的推动因素和发展结果的社会、经济研究

B-READY通过关注针对企业和市场的监管框架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提供,以及监管框架和公共服务在实践中的效率,评估一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其涵盖了能为私营企业提供最大增值的领域,即微观经济层面上的监管框架和相关公共服务。

根据企业的生存周期及其对市场的参与,B-READY将经济活动划分为10个主题(Topics),并将从该十大主题出发对各经济体进行评估。此10个主题分别为:企业准入(Business Entry);获得经营场所( Business Location);公共服务设施(Utility Services);劳动力(Labor);金融服务(Financial Services);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税收(Taxation);争端解决(Dispute Resolution);市场竞争(Market Competition);企业破产(Business Insolvency)。

监管框架上强调要为数字技术应用的健全提供制度保障

B-READY专注于微观经济层面上的制度框架,即直接对企业行为和绩效产生影响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执行。主题的选择符合以下准则:相关性、增值性和互补性。梳理上述10大指标,发现有9个指标(除了劳动力,其他指标均涉及)对数字技术应用的配套制度提出了要求。大致分两方面:一方面强调增强政府数字公共服务能力,关注相关制度的出台保障数字技术的建设和应用;另一方面强调促进私营企业营商水平,鼓励企业使用数字技术提高生产力、促进创新、创造就业岗位。对此,存在公共服务设施(关于可持续提供和使用互联网服务的环境法规公用服务接入和固定宽带互联网的健全)、金融服务(电子支付担保交易的综合法律框架)、国际贸易(数字贸易的法律框架)这3个指标,从数字技术的制度上提出了要求。

公共服务上关注系统可用性、信息可及性、电子存储性和协同互通性

B-READY按照“有无平台系统→公开程度→记录保存的数字化→执行便利度”的递进逻辑,从系统可用性、信息可及性、电子存储性和协同互通性4个方面对10个指标分别评估。系统可用性方面,B-READY关注是否有在线服务系统,如企业可否在线注册、办理工程审批、纳税及查询就业信息等;信息可及性方面,关注政府信息在线公开性,如是否开放企业注册信息、不动产查询、边境办事服务以及竞争法执行情况等;电子存储性方面,关注私营企业信息、土地交易、所有权、地籍数据等是否以电子方式存储以及是否做到地理全覆盖;协同互通性方面,关注程序的正当性和数字化的结合,部门间系统的协同联动,如企业登记、税务和社保系统、产权交易等相关系统是否自动交换信息。

基础设施方面强调数字公共服务的高效性和拓展性

数字技术广泛嵌入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B-READY在BEE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并更新了营商环境内涵,新纳入促进数字基础设施规范发展的内容并强调公共服务基础设置共享和高效数字连接。一是“企业准入”和“获得经营场所”都强调数字公共服务的质量和信息透明度。二是“公共服务设施”指标新增了固定宽带互联网服务,侧重从供给角度考察数字技术应用情况,关注宽带服务质量(如速率)和可靠性(如网络延迟),资费、流程、计划中断和投诉的透明性,以及耗费的实际时间和成本。三是“金融服务”指标新纳入电子支付,关注有限网络漏洞的数字交易便利环境。四是“国际贸易”指标新纳入了数字贸易,包括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对线上交易的安全可靠性、跨境交易监管法规透明性作出相关要求。同时支持电子单一窗口推动无纸化贸易,包括整合相关部门(如海关、税务、检疫、港口等部门)的数据信息,方便企业以电子方式申报、处理相关事务等。五是“企业破产”指标强调破产司法系统的数字化和更新的电子法院,除了为法官、律师和破产管理人提供功能完备的案件管理系统外,还存在可全面操作的电子申请和电子支付系统,以及强调破产程序服务(电子服务)的互操作性和信息的公开可用性。

中国数字化营商环境现状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数字营商环境”的概念。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电子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利企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数字鸿沟加速弥合”。

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敬波教授团队历时12个月编写完成的《数字经济营商环境评估报告(2022)》显示: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重要成就。数字经济的国家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数字经济的地方立法作出了积极探索、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整体向好、地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较多。但与此同时,也存在数字经济的基础性制度不完善、行政权力不当干预市场、涉企收费变异化隐形化、公共服务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不足、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政府诚信有待提升、数据安全与数据治理缺乏制度保障、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基于B-READY评估体系,中国优化数字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

加快推进更多私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扎实推进“新基建”,积极利用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助推更多私营企业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一是优化企业数字化的顶层设计。设置专有的职能机构,从整体上布局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经济及数字化转型相关的统计指标体系,并探索融入数字技术应用的新型评价考核机制。二是完善数字化转型要素供给政策加大数字技术资金供给投入,支持私营企业技术创新,并出台相关技术创新的激励举措。三是提高政府数字治理及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数据共享。

完善数字经济的基础性制度

一是健全数字治理法规体系。加快出台数据产权保护、流通交易等方面的相关规则制度,推动数据资源有序流通、创新应用。二是提升数字平台的法治化水平。对于数字平台和数字企业,要完善促进其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消除垄断和市场壁垒,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保护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公民个人隐私安全,提高数字化发展的安全水平。三是加强数字经济的市场监管。首先强化智慧监管,依托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建立网络经营主体信用库,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根据信用等级调整检查频次,运用技术手段常态化开展网络交易监测。其次加大专项整治力度,相关部门联席统筹开展跨部门、跨地区协同监管,实施网络交易专项监测,督促平台进行自清自查,同时加大对网络违法的惩戒力度。

提高数字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提高“互联网 + 政务服务”效能。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建立完善政务服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加快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公文等互信互认,建立电子证照签发以及跨地区跨层级互通互认、异议处理、反馈纠错规则机制,强化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地方之间政务数据双向共享,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时效性。二是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整体联动、全流程在线、向基层深度拓展。统筹网上办事入口,规范网上办事指引,提升网上办事深度,提供线上线下并行服务,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提升智慧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三是开展政务数据与业务、服务深度融合创新。打造主动式、多层次创新服务场景,满足不动产登记、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市场主体准入准营等重点领域以及法人、信用、住房等普遍性数据需求。

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普惠性

一是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和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积极推动装备数字化,大力发展数字商务,全面加快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优化管理体系和服务模式,同时推动产业互联网融通应用,培育供应链金融、服务型制造等融通发展模式,以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激励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平台企业与产业园区联合运营模式,丰富技术、数据、平台、供应链等服务供给,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源共享水平。三是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持续壮大新兴在线服务,例如互联网医疗服务、电子合同、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等,同时深入发展共享经济。鼓励共享出行等商业模式创新,培育线上高端品牌,此外,鼓励发展智能经济。依托智慧街区、智慧商圈、智慧园区、智能工厂等建设,加强运营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智能服务新增长点。

撰稿 | 张雨莲 清研集团陕西子公司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