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创新路径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文物是历史发展中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遗迹,具有科学、艺术、历史等价值,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宝贵资源。文物是全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重点保护对象。随着近年来文旅融合热度不断升温,在人们的旅游过程中,逐步产生了对文物进行深入了解的想法,因此,对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也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文旅融合背景下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路径展开研究与讨论。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物保护利用的作用与价值

文旅融合是当今国家为文旅的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文旅融合发展能够解决文化事业内生增长缓慢的瓶颈。文旅融合在推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了文化产业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拓展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前景。

文旅融合不仅能够促进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文物的保护与传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文旅融合又给文物保护带来一定的挑战,这就要求旅游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方向、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实施合理的文物保护利用措施。

文物保护的意义并不只是保护文物本身,而是通过保护文物来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不仅可以实现对文物的有效保护,提高文物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还可以树立文物品牌形象,吸引更多人关注历史文化,利用文物来推动文化旅游的创新性发展,而获得的收入又可以投入到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实现良性循环。

文物活化利用成功案例

赋予文化展示新功能:奥赛火车站

古迹建筑再利用运动起始于文艺复兴14世纪,进入现代社会,一幢有历史价值的大楼,由于保存了下来,又被重新利用起来,变成了博物馆,是继续利用文化资产的一种途径。奥赛火车站是一个被改造成其他建筑的火车站。奥赛火车站的原建筑建于1900年,是欧洲比较有名的火车站。1939年因为火车发展的变化而被改造成了博物馆。这个火车站不再适合运营,后来主要用于郊区服务。最终,它在1970年险些逃脱了被拆除的命运,但历经了漫长的岁月,终于改建为博物馆。

在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博物馆已成为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法国的博物馆大多采用这种形式,利用古建筑作为介质,借博物馆空间机能运用,呈现老建筑新生。在这个过程中,博物馆也成了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造前

改造后

置入经营服务新功能:智珠寺

智珠寺建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坐北朝南,从山门殿至后殿共五层殿宇,为当时藏传佛教活佛来京生活、举行宗教活动之胜地,1984年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历史原因,该寺院曾有过一段时期内荒废。建国后改为民用,东风电视机厂等相继在这里建厂,拆除了一些古建筑、寺院渐趋衰落。东景缘公司于2007年与北京市佛教协会、牡丹集团等单位签署了使用合同,前者资助维修智珠寺,整修之后,可以用20年。北京市佛协和牡丹集团按照“谁修缮、谁受益”的原则,同若干机构单位达成三方协议,商定以确保乙方资助整修为前提,出让部分使用权。

智珠寺的使用功能定位是高档酒店,通过调节市场价格来控制接待顾客数量,以此降低文物建筑风貌破坏的风险。同时,根据建筑群不同年代文物建筑的差异性,确定具体的功能定位,以艺术展览等功能向公众开放,实现公益性;通过餐饮、住宿等功能产生盈利,使体系能够维持运转。大殿用于举办文化活动,僧房被改建为客房和画廊,厂房被改建为不使用明火的西餐厅,影壁用于放映艺术电影。2015年起,投入使用后的智珠寺已策划百余场包括音乐会、戏剧表演、展览、讲座、电影放映等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

入口厂房活化利用为西餐厅

大悲殿外侧台阶设置茶座

配殿活化利用为展厅

影壁改造为电影荧幕

讲述城市的故事,打造城市新地标:鼓楼

北京钟鼓楼位于古都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气势雄伟,巍峨壮观,为古都北京的地标性建筑,曾为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暮鼓晨钟”使全程有序可循。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古代城市钟鼓楼的建筑典范,是全国现存钟鼓楼中保存最为完好,体量最大,报时器最具规模的一组古代建筑。为进一步丰富游客参观内容,2022年8月26日起,钟鼓楼展陈正式对外开放,展陈以新型的沉浸式数字展和丰富的交互体验与观众见面,利用数字化高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报时文化”体验,生动讲述“时间的故事”,用科技手段刷新了人们对古建筑的新认识。

鼓楼——“时间的故事”

当前文物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文物保护意识薄弱,经费不足

一些基层单位管理人员文物保护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并没有了解到加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管理上就会因保护意识淡薄,而破坏文物的完整性,有一些人员工作热情不高,也会影响工作效率。

文物保护经费不足。面对众多文物,单纯依靠人力很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还需要确保经费的充足,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硬件设施,引进更多先进技术设备,进而满足文物保护工作需求。

数字科技赋能不深,传播路径有待创新

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传播路径有待进一步推进。调查显示,目前的文物活化利用传播多采用主题展览、宣传教育活动等线下形式展开,在新媒体、大数据应用方面存在明显短缺,未能将数字科技与文物内涵进行深度结合,对支撑人民美好生活、再现文化遗产魅力的作用不够明显,品质及手段有待提升。

区域协同效率不高,多维联动有待推动

文物周边区域联动发展效率有待提升。文物活化利用离不开文物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调查显示,文物保护单位大多“孤僻自赏”,缺乏与周边社区、街区、园区、商区等相互配合联动,给文物活化利用创新发展造成巨大的阻力。

文旅融合视野下文物保护利用未来的工作建议

加大文物宣传力度,强化人民群众文物保护意识

工作人员需要加大文物宣传力度,让文物融入群众生活,使文物“活”起来。文物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文物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自身的独特性上,更体现在其内涵的深刻性上。定期组织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社会活动,如“文物保护大家谈”论坛、组织青少年参观文物修复等,强化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以技赋能,塑造元宇宙数字科技赋能的“风向标”

加快文物活化利用数字化转型,以元宇宙大数据、信息共享、跨界创意与融媒体传播为重点,从新时代新消费群体入手,提升文化遗产点线上服务水平,逐步构建功能完备、便捷可靠的智能化服务终端,为观众提供即时预约、云上赏析等在线服务,完善人数统计、观众分析等可视化措施,优化智能讲解辅助系统、WiFi、VR体验等,为群众提供便捷化参观、专业化导览、沉浸式体验的优质服务,不断增强文物陈展、讲述的生动性与体验感。

加强市、区、街三级协同发展,构建全覆盖的保护体系

建议开展“街看护、区巡查、市考核”三级联动管护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模式,实现文保单位全覆盖。建立区域联动合作发展体制机制,从文化、空间、资源、产业、人群、资金等多方面联动互惠互享,实现“1+1>2”的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最大化。努力构筑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协同联通新格局,形成联动发展合力,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建立文物活化利用创新发展的“循环泵”

建议政府成立文物活化利用创新发展基金,将文化遗产社会运营收入纳入基金池再由基金反哺支持文物后续的修缮和保养维护,形成“自造血”功能,实现文物保护投入与收益的平衡。同时接受社会捐赠、公益募捐、金融手段等多种形式引入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文物腾退、修缮、开放利用等不同环节中来,有效解决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形成文物、文博单位、社会资本与基金池的有效贯通。

撰稿 | 张英倩 清研集团旅游管理研究部高级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