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科技赋能助力“门前三包”常态化管理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赋能在社会各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在首都北京,科技赋能助力“门前三包”常态化管理,已经成为城市管理领域一张新名片,为多方共建、联合共治、合力共管门前责任区创造良好条件,也为新时期首都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互联网+“二维码”成“门前三包”多元共治新途径

近年来,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顺义区、昌平区、密云区等区纷纷引进互联网+“二维码”等信息技术进行“门前三包”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传统线下管理流程转移至线上,城市管理更加高效快捷。门前环境问题实现“一码共治”,执法队员、街巷长、网格员、小巷管家、门前三包管理员等基层管理力量协同参与,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商户、志愿者主动担当,创新打造“门前三包”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责任主体扫码上传,社会公众在线举报,基层人员实时监控、专业部门在线监督“门前三包”日常管理情况,真正实现问题信息归集上报统一管理,大大提高了“门前三包”环境问题治理效率。

先进技术设备有效提升环境管理智能化水平

可视化监控系统通过摄像头和图像识别技术,实时监测门前责任区环境状况,迅速捕捉乱倒垃圾、违规停放等环境问题,提高相关人员对门前责任区环境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智能垃圾桶利用传感器和RFID识别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垃圾类别,并提醒居民将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分类口中,同时利用自动压缩和填充指示功能,可以降低垃圾体积,延长清运周期,有效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效率与准确性。电子围栏技术为门前责任区的边界管理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对门前责任区的有效管控和入侵监测。当有人或车辆进入禁止区域时,电子围栏会自动发出警示并进行报警处理,以保障责任区的安全和秩序。

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打通信息流转“最后一公里”

通过科技赋能,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问题快速上报、高效处理和及时反馈,从而提升问题处理的效率和质量。部门工作人员、执法检查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乃至社会大众通过手机APP或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向平台上传“门前三包”管理信息和发现问题情况。平台会根据数据分析自动处理相关信息,将问题分配给相应的责任单位或部门,并进行分类、优先级排序等操作。问题处理人员通过平台查看问题详情、跟踪问题处理进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问题解决后,平台会及时通知相关投诉人,反馈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未来在“门前三包”治理领域将会出现更多创新的科技赋能方案。通过运用信息科技技术,推进数字化和智慧化监管,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智能化、长效化管理水平。这将成为培育基层治理、动员社会共治参与的重要方式。科技赋能“门前三包”治理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治理的创新和改进。

撰稿 | 吴彬彬 清研集团智能数据挖掘部副总监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