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谈 | 科技创新助力新时代耕地保护

“我常说两个必保,一个是粮食饭碗中国必须端牢,再一个制造业必须筑牢。”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多次强调耕地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在耕地保护科学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布局创新,促进耕地保护发展,服务国家“藏粮于地”战略,支撑解决“耕地要害问题”,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

面积连年减少,耕地保护迫在眉睫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用世界上9%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耕地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14亿人粮食安全,而由于比较效益偏低等原因,真正种粮的耕地面积仅占七成,其余为经济作物、园地、林地、撂荒地等。据统计,1957年至1996年,我国耕地年均净减少超过600万亩;1996年至2008年,年均净减少超过1000万亩;2009年至2019年,年均净减少超过1100万亩。

严守耕地红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我们长期的任务,近年来,中央陆续出台政策文件以规范耕地的使用。2022年发布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国土最新变更调查为统一底图,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并带位置分解下达各省(区、市)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立了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的优先保护地位。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探索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机制,加强动态监测。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为守住耕地红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稳定粮食生产,科技赋能耕地保护

如今,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国土资源规划的关键,我国既要满足经济发展对国土空间的巨大需求,又要为保障粮食安全而保护耕地,还要保障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到2022年年底,我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然而,耕地质量总体仍然不高、布局不尽合理。如何提高耕地质量、改造中低产田、规范管理耕地成为新的难题,精准化监管每一块耕地保护利用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承担如此复杂的任务,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寻求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有效实现耕地保护。

黑土地一向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和“压舱石”。如何保护好黑土地,近年来一直是全国两会的热议话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冷友斌认为,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支撑,用“黑科技”来保护“黑土地”。他提出,黑土地保护需要更加精准的政策与技术支持,在保护好这块金字招牌的同时也应发挥好它的作用,把产品变为品牌,更好地自我造血和赋能产业。

创新科技手段,破解耕地管理难题

耕地保护是系统工程,涉及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利、交通运输等多个方面。当前,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蓬勃发展,为耕地保护工作发挥着引领作用。

自然资源部在《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以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为支撑,面向监管决策、政务服务和调查评价的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全面增强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与态势感知能力、综合监管与科学决策能力、政务“一网通办”与开放共享能力,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清研智谈 | 科技创新助力新时代耕地保护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总体架构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结合数字化改革的要求,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发应用了市级“耕地云”数字化平台,坚持问题导向、源头管控,以数字赋能推动耕地保护的源头治理。平台全面梳理整合了杭州全市耕地保护相关数据,形成以“影像地图、空间框架、行政区划、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相关规划”为主的六大类耕地保护专题数据库,并按照行政区划细化制作市域和各县(市、区)耕地保护图册。通过多层叠加、上下贯通集成“一张底图”,将全市市域范围内的耕地、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的面积、位置、质量等信息以矢量化图形展示,实现耕地保护信息一个平台全面掌握。

清研智谈 | 科技创新助力新时代耕地保护

杭州“耕地云”数字化平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启动“沃田科技行动”,集聚农业资源与环境、作物学、植保、农业工程与机械、信息等学科优势资源与力量,系统谋划、协同作战,攻克耕地基础前沿科技,聚焦耕地突出问题,分区分类消减障碍提升地力,破解关键“卡脖子”难题,支撑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细。

着眼耕地资源,展望耕保科技未来

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新科技助力耕地保护,目前主要集中在耕地数量和用途上,而缺少耕地资源的精细化管理。面对复杂严峻的耕地问题,我们需要更加全面、完备的耕地资源精细化保障技术来支撑随着粮食需求增加的耕地需求。

一方面,在耕地质量上需要更多的技术手段来监测。在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下,仍有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等情况普遍存在。耕地红线既包括数量红线,也包括质量红线、生态红线,三者完整不可分割,运用技术手段对耕地质量进行监管,防止用劣地、坡地、生地以次充好。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耕地问题重重,东北地区耕地资源退化、华北平原耕地水资源危机、东部和南方地区耕地环境污染、西部地区耕地荒漠化、石漠化、边际化,需要更多技术手段对耕地健康状况进行精细化监管。加快构建耕地质量与健康大数据库,以耕地质量和耕地健康为核心,建立健全耕地资源保护的全要素监督能力。

另外,面对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耕地产能监测技术的发展将会对耕地保护、粮食增产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对耕地的保护最终要落在粮食产能上,要深刻认识到加强耕地产能保护、耕地生态保护的紧迫性。明确耕地保护中关键环节的技术标准、程序和各级主管部门职责,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强化监管服务,防范化解失控风险,避免权责不清、责任落实不到位现象的发生。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创新科技耕地保护手段,始终把中国饭碗牢牢端稳,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创造有利条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撰稿 | 钟钰祺 清研集团城乡建设&资源环境研究部研究员

编辑 | 陈泽玺

图片 | 网络

相关文章